close

情緒與疼痛  兩者之間是有關聯的嗎?

這兩者所代表的意義是一樣的嗎?

 

最近看了幾本書,裡面都在講關於情緒與疼痛的資訊

(也當然是因為我往這方向去找書啦)

會發現裡面不約而同都有很多的共通點,或是很有趣的地方,以下列出幾個我覺得很不錯的

 

Emotional anatomy 情緒解剖

這本來自 1980年代的書,敘述了人從單一細胞分裂、成長成一個成人

在這中間細胞持續維持他慣有的 「 收縮與擴張

很像我們在內臟按摩(Visceral manipulation)裡面提過的:每個器官都會有自己的律動

就如同每個細胞也都會有一定的律動一樣

而這些「 律動 」的「 頻率 」會跟身體本身的情緒、接收到的訊息有關

就像是你今天不小心受到驚嚇,這時身體在第一反應會先「 暫停 」一下

(想像你今天被人家突然嚇了一下,第一反應是不是會先愣在原地,哪怕只是0.00000001 秒)

這時候細胞的「 律動 」便有可能受到影響,進而改變他的動作方式、呈現出來的樣子、甚至是他的「 感覺 」

 

這本書很有趣,就好像我們每個細胞都是有自己的情緒的,而這些情緒會去組成我們的身體構造

甚至可能改變我們外在的體態與型態

(像是有些長久以來缺乏自信的人們,可能會喜歡駝背、將胸縮起來)

那是不是也可以說,我們平常以為 「 姿勢不好所造成的不舒服 」

其實「姿勢不好」 背後有更多可以探討的內容?

 

疼痛 是你最好的心理醫師

在看這本書時,在最前面的敘述中,作者引用了一位醫師的話(翻成中文後)

Caroline Stone << Science in the Art of Osteopathy: Osteopath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

“ 可以將脊椎比喻成鍵盤 —— 他是彈奏,釋放各種音調(關節),並提升跟這些音調有關的組織、器官的功能;

或作為鏡子,各個發音的動作、都是組織、器官傳送到那部份的任何信號的狀態與反射 ”

這段話讓我對於 Osteopathy 又有了更進一層的認識(也有可能我之前認識的不夠深)

另外還有一句 “ 脊椎是身體內在環境之窗 ” — 脊椎不好可能反映了你身體的許多問題

 

這本書其實還有一個副標 — 好萊烏明星都瘋迷的正念療癒法

書中敘述了許多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相關的資訊

其中正念(Mindfulness)是最近很風靡的一種療癒方式

(有許多研究支持此種療法、也有正念治療師的培訓等等)

書中將正念分成幾個階段來敘述,分別是:反思、釋放、發光

—— 藉由增加對於身體的了解(不管是現在身體處於的情況、抑或是之前身體曾經經歷過的事情)

進而去「照顧」身體的不同層面,包括結構、功能、動作及情緒

 

如果想以一個更直接、或是更「科學化」的解釋

可以說是藉由練習,讓我們去平衡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系統

同時還有那些與情緒、疼痛處理相關的組織(例如腦部裡的下視丘、邊緣系統)

來改善慢性疼痛、減緩身體的不適、或是調養身體

 

這裡再分享一句在書中我很喜歡的話:

聰明的人類應該認為健康是人類最偉大的祝福,並且學習如何靠自己的思想從疾病中獲益 ” -- Hippocrates

 

藉由對於身體的自我檢視,去尋找疼痛的來源及問題的根源

似乎對於很常見的慢性疼痛、頭痛、腰痛、背痛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文章太長啦~分成(上)(下)兩篇

情緒與疼痛?從書裡探索情緒、疼痛的關係(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物理治療 情緒 疼痛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nchin 的頭像
    chinchin

    CHIN CHIN

    chin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