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癒,是大腦的本能
The Brain's Way Of Healing
在書中的第一章節,作者敘述了關於 「 神經可塑性療法 」
這樣說可能有點撲朔迷離,揪竟什麼是神經可塑性療法?
麥可.莫斯科維茲(Michael Moskowitz)是位精神科醫師,後來成為疼痛專家
在觀察、研究 「 慢性疼痛 」上花了許多的時間。
「 慢性疼痛 」一詞,指的是這個疼痛可能已經持續了非常久
有時候可能原發的疼痛範圍甚至比後續的疼痛還要小
也就是說,慢性疼痛的範圍可能會擴散、甚至到你想像不到的地方
造成一直不斷反覆、無法忍受的痛
「神經可塑性療法」簡單說是藉由一些改變、想像,來改變與創造神經之間的連結,
把原本被『狹持』的神經『拯救』回來
進而降低慢性疼痛所造成的不適感
很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神經可塑性療法
需要病人自己參與治療,不管是心智、大腦和身體都缺一不可
也就是說,假如你今天採取一個被動的姿態接受身體的治療,是很難成功的
在書中,莫斯科維茲將這個療法分為幾個進程,縮寫為 「 MIRROR 鏡子 」
〖 Motivation 動機 〗
因為長期的習慣的關係,習慣將疼痛的問題交給別人,習慣吃藥、打針
「 將自己的疼痛主導權拿回自己的手中,想要解決疼痛,自己也必須參與在其中 」
〖 Intention 意圖 〗
由於在這個療法之中,會希望可以改變大腦中的神經迴路,
其中需要的元素之一是 聚焦心智來改變大腦
(是大腦發出疼痛的感覺,而不是肢體本身)這個在上 3D MAPS 的時候講師也有說過
「 我們不是只想著要趕走疼痛,而是要去想改變大腦 」
〖 Relentless 不屈不撓 〗
這個很直觀,就是要不屈不撓
感受到疼痛的時候,不是一昧的逃避(例如吃個止痛藥、轉移注意力等等)
要藉由心智的力量達到神經的可塑性,需要強烈的意志力去抵抗他
「 所謂堅持到底,就是感受到疼痛的時候強烈的把他推回去到他原本的位置 」
〖 Reliability 可信賴 〗
很多時候,當我們接受到疼痛,都會覺得這是不是一種折磨、一種不適
但其實疼痛本身,他是一種警報系統,警告身體某個地方出錯了,是來保護我們的
「 要相信大腦是你的朋友,他會幫助你恢復並維持正常的生活,要相信他是可以改變的 」
〖 Opportunity 機會 〗
持續性疼痛時,會去活化我們的杏仁核,杏仁核本身是反映極端情緒的地方
專門掌管戰與逃、創傷壓力症候群
當杏仁核被活化可能會造成疼痛持續被強化
「 因此我們要相信每次的疼痛,都是一個我們可以改變的機會,可以藉由這個機會去改變 」
〖 Restoration 復原 〗
最後一個步驟很簡單,只要記得一句話
「 治療的目的不是要像打麻醉、吃止痛藥一樣暫時隱藏/減緩疼痛,而是要使大腦回復到以前正常不通的狀態 」
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可能會有兩種心情
一種是:哎呀到底在講什麼啊,聽的母颯颯
另一種則是:摁... 好像有點了解,可是又有點不懂,但又好像可以得到一些其中想傳達的訊息
這本書四百多頁,這篇文章中只節錄了一些些內容上來
我想我們或許沒辦法可以這麼完整地做到書中所提到的所有步驟或是治療的方法
但是我節錄這六步驟的主要的原因是因為
自己對自己身體的 「 察覺 」是「 改變 」身體的第一步
同時,心態 「 主動 」會比 「 被動 」還要更容易改變身體
我想,身體是自己的
了解並為自己的身體著想,好像不是一件很無理的事情
跟大家分享這本書!
書中提到了很多你可能會不相信的事情,但其中其實也做了許多研究來佐證
有問題或是任何想法也很歡迎一起討論唷~